山東萬象環境科技有限公司
聯系人:劉經理
聯系電話:13276362033
QQ:1294284350
公司地址:山東省濰坊高新區新城街道玉清社區光電路155號濰坊高新區光電產業加速器(一期)1號樓301
聯系人:劉經理
聯系電話:13276362033
QQ:1294284350
公司地址:山東省濰坊高新區新城街道玉清社區光電路155號濰坊高新區光電產業加速器(一期)1號樓301
產品型號:WX-DZ2
產品價格:電議
產品品牌:萬象環境
15666889815
在線咨詢一、地質災害自動監測設備系統概述
地質災害自動監測設備又稱地質災害智能監測預警系統,地質災害自動化監測系統,地質災害自動監測設備是一個集數據采集、傳輸、分析、預警于一體的綜合系統,主要由翻斗式雨量監測站,GNSS地表自動位移監測站,泥(水)位監測站,傾角加速度監測站,管式土壤含水率監測站,地表裂縫監測站,激光夜視監測站組成,可實現地質災害自動化監測預警的特點
地質災害,如滑坡、崩塌、泥石流等,對人民生命財產和基礎設施構成嚴重威脅。為了有效預防和減少地質災害帶來的損失,構建一套高效、可靠的地質災害自動化監測系統顯得尤為重要。本方案將詳細介紹地質災害自動化監測系統的組成、技術原理、實施步驟及保障措施。
地質災害自動化監測系統是一個集數據采集、傳輸、分析、預警于一體的綜合系統。該系統通過先進的傳感器技術、物聯網技術、云計算和大數據技術,實現對地質災害隱患點的實時監測和預警,為防災減災決策提供科學依據。
1.1設備組成
翻斗式雨量監測站YJ1
GNSS地表自動位移監測站WY1(最少2個)
泥(水)位監測站SW1
傾角加速度監測站QJZ1
管式土壤含水率監測站GTS3
地表裂縫監測站LF2
激光夜視監測站JGYS1
1.2系統組成
地質災害自動化監測系統主要由感知層、傳輸層、應用層三部分組成:
感知層:由各類傳感器組成,負責采集現場數據,包括雨量傳感器、土壤含水量傳感器、傾斜傳感器、裂縫位移傳感器、地下水位傳感器等。
傳輸層:由數據采集器和通信設備組成,負責將感知層采集的數據匯聚并傳輸至應用層。傳輸設備如SR520雙網口雙卡4G路由器,支持高速網絡,確保數據傳輸的實時性和可靠性。
應用層:由中央控制系統組成,包括服務器、大屏顯示系統以及地質災害監測軟件平臺,負責數據存儲、分析和展示,實現預警信息的發布和遠程控制。
二、地質災害自動監測設備系統技術原理
2.1數據采集
感知層的各類傳感器實時采集現場數據,如降雨量、土壤含水量、邊坡傾斜角度、地表裂縫位移、地下水位等關鍵參數。傳感器需安裝在科學合理的位置,避免人為干擾和自然因素影響,確保數據的準確性和可靠性。
2.2數據傳輸
通過數據采集器將各傳感器采集的數據初步匯聚后,利用通信設備如SR520 4G路由器進行遠程傳輸。SR520支持高速網絡、雙SIM卡設計,具有強抗干擾能力和多重安全機制,確保數據傳輸的實時性和安全性。
2.3數據存儲與分析
應用層的服務器接收并存儲傳輸來的數據,地質災害監測軟件平臺則對這些數據進行分析處理。系統利用大數據技術和專業算法,建立預警模型,對地質災害隱患點進行動態監測和預測。
2.4預警發布與可視化展示
當監測數據超過預警閾值時,系統自動發出預警信息,通過聲光報警器、LED顯示屏等現場預警設備及時通知相關人員。同時,通過大屏顯示系統直觀展示監測數據和分析結果,為防災減災工作提供直觀依據。
三、實施步驟
3.1現場勘察與傳感器安裝
首先,對監測區域進行詳細勘察,確定重點監測位置和傳感器布置方案。根據勘察結果,在關鍵位置安裝各類傳感器,確保監測數據的全面性和準確性。
3.2數據采集設備部署與通信系統搭建
在適當位置安裝數據采集器,連接各個傳感器,實現數據的初步匯聚。同時,部署通信設備,如SR520 4G路由器,確保數據的遠程傳輸。
3.3供電系統建設
考慮到野外環境的特殊性,采用太陽能供電系統,包括太陽能板、蓄電池和充放電控制器,確保系統持續穩定運行。
3.4監控與預警設備安裝
在關鍵區域安裝高清攝像機和云臺,實現現場可視化監控。同時,安裝聲光報警器和LED顯示屏,用于現場預警,確保預警信息及時傳達。
3.5中央控制系統搭建
在監控中心部署服務器和大屏顯示系統,安裝地質災害監測軟件平臺。系統支持用戶權限管理、設備管理、日志管理等功能,確保系統的安全性和穩定性。
3.6防雷接地與輔助設備
安裝防雷器和接地系統,保護設備安全。同時,配備防水箱體等輔助設備,提高系統的整體防護能力。
四、保障措施
4.1設備選型與維護
設備選型時需考慮野外環境的特殊性,選擇防水、防塵、抗震、耐高低溫的產品。定期對系統進行維護和校準,確保數據準確性。
4.2數據安全管理
加強數據安全管理,防止敏感信息泄露。采用VPN、防火墻等多重安全機制,保障數據傳輸安全。
4.3制度建設與人員培訓
建立健全的監測預警制度,明確各崗位職責和操作規范。定期對監測人員進行技術培訓,提高其專業水平和應急處理能力。
4.4應急響應機制
建立完善的應急響應機制,確保在地質災害發生時能夠迅速啟動應急預案,有效減輕災害損失。
滲壓自動監測站:讓地下水位變化不再不可見
2025-09-15林業蟲情監測系統:4800萬像素的“蟲眼”革命
2025-09-15GNSS地質災害監測預警系統,讓地質災害的發生防災減損
2025-09-12十要素微氣象儀:氣象監測領域的“多面手”
2025-09-12多層不銹鋼土壤墑情監測儀:扎根土壤的“水分偵察兵”
2025-09-11水文監測系統,雨量與水位的“協同守護”
2025-09-11微氣象傳感器:讓大氣“脈動”清晰可感
2025-09-10景區負氧離子環境監測系統:打造會呼吸的景區
2025-09-10負氧離子監測站可同時監測多種環境要素
2024-11-25岸邊水質監測站工作內容
2024-11-20傾斜位移監測儀及時預警地質災害
2024-04-23液晶屏防爆監測系統:智能預警,管理無憂
2024-08-08化工廠氣象站——一款把安全做到極致的一體化防爆氣象站2023已更新
2023-02-07便攜式氣象儀的優勢有哪些?
2023-07-26稻飛虱在線監測儀對于水稻種植的幫助
2024-09-11河道水位監測站——適應復雜環境的監測站
2025-05-26山東萬象環境科技有限公司主營手持氣象站,便攜式氣象站,農業氣象站,負氧離子監測站,氣象站監測設備等,支持客戶定制參數,歡迎選購!
Copyright @ 2019-2027山東萬象環境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魯公網安備37079402370805 ICP備案號:魯ICP備2022000322號-3 網站部分內容來自網絡,如有侵權請聯系管理員刪除